人像摄影培训学院聊聊约瑟夫·尼塞费尔·尼埃普斯
1825年,尼埃普斯将涂有感光物质的金属材料作为成像片基,成功记录下了一幅画面,并为其起名为牵马的孩子”(见图1-4),该作品取材于17世纪荷兰的一幅一个孩子牵着一匹马的版画。它是用暗箱拍摄的世界上第张永久性照片。虽然这张照片是世界上最早的摄影作品,但这幅作品不是对实际自然景物的拍摄,只是对绘画作品的翻拍。真正拍摄外部世界并成功固定的影像,是尼埃普斯拍摄的《窗外景色》 (见图1-5) 。1826年前后,尼埃普斯委托光学仪器商人福尔为他的暗箱制作了光学镜片。夏天,他在一块铅锡合金板上涂上白蜡和沥青的混合物,制成了一块感光金属板,把它放进暗箱内,在自家的阁楼上对着窗外曝光了8个小时,然后用薰衣草油把没有曝光硬化的白色沥青混合物洗掉,露出金厘板的深黑色,得到了窗外景物的正像:左侧是鸽子笼,中间是仓库屋顶,右侧是另一座房子的一角。由于长时间曝光,两侧都留下了阳光照射的痕迹,这就是被认定为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的《窗外景色》。尼埃普斯把自己使用的方法称作"日光钟刻法”,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拍摄外部世界的照片就这样诞生了。尼埃普斯的“相机-感光材料显影”摄影系统宣告了摄影的发明,这是人像摄影培训学院了解到世界上最早的完整的摄影技术系统
尼埃普斯虽然完成了自然景物的拍摄和影像的化学配方,但是他的方法有两个问题。一是他的化学配方感光性能差,拍摄一张照片往往需要几个小时的曝光。二是由于光线变化,获得的影像总是模糊不清,不能精确地还原现实,技术上也难以掌握,实用意义较小。另外,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影像不易保存,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像会变得模糊不清。1827年,尼埃普斯带着他的杰作来到英国,希望得到英国皇家学会的认同,却未能如愿。尼埃普斯的“日光蚀刻法”并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可。但是尼埃普斯极大地影响了印刷工艺的发展,这一点他功不可没。
1829年,人像摄影培训学院了解到尼埃普斯与达盖尔合作,力图对自己的技术进行改良。
转载至《摄影教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