摄影学习班讲解提高视敏度的方法
影响变异点的视敏度的因素很多,如变异点本身的大小,背景的照明,变异点与背景之间的关系,等等。为了使变异点的视敏度(即最小可见敏度)达到画面相应的要求,摄影学习班需要提高视敏度的表现力,可以考虑以下三种方法。
方法一,通过区分度增加变异点的清晰度,这也称为考夫卡法,因为这是美国美学家考夫卡首先提出的:“图形与背景的区分度越大,图形就越可突出而成为我们的知觉对象。"这里的图形就是我们摄影学习班摄影作品中的变异点,而背景是指变异点所处的环境,这两者从质感到色彩,差别越大,则效果越好。摄影学习班举例例如,摄影作品《古堡初雪》(见图5-4-2)摄于河北蔚县,画面中,古堡高大,白雪满地,一个人正撑着红伞在雪地上行走,这个撑着红伞的人就是变异点,画面中,红与白色彩差别大,区分度鲜明,变异点就很清晰明确,视敏度合适,画面达到了较好的效果。
图5-4-2 《古堡初雪》李保生摄
再如摄影作品《风雪夜归人》(见图5-4-3),此作品画意很浓,表现在一个大雪天的傍晚,两个赶路回家的人,正好走在木桥上,在天光的映衬下,人物的形象形成剪影,画面中雪天的景色占了大部分面积,人物形象很小,这人物形象就是变异点,人物的剪影与天光的区分度明显,故其轮廓及撑伞的形态都是清晰的,因此可以说其视敏度是合适的。
方法二,通过剪裁放大,使体量过小的变异点达到视敏度要求。这种体量过小的变异点,视觉很难关注到,因而达不到视敏度的要求,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,也不会引起观众的注意,而通过后期加工进行剪裁放大,可以提高其视敏度的表现力。我们摄影学习班仍通过例子说明,请看摄影作品《美国红树林》,其原作(见图5-4-4)摄于美国旧金山的国家公园,园区内都是几百年或上千年的高大树木,其中,有一个穿红衣的人,是画面的变异点,但因其太小,根本看不出来,就说明视敏度不合适。那么,将其剪裁,把剪裁后的照片(见图5-4-5)进行对比分析,可以看出,画面大有改进,人物变大,很突出,作品变异点清楚,符合视敏度要求。
转载至《摄影美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