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像摄影培训班聊聊东方红

2023-04-26 12:12 来源:未知 点击:138

人像摄影培训班聊聊东方红



在中国众多的风光摄影作品中没有一幅作品像袁毅平的《东方红》那样,被赋予如此丰富的社会内涵就某种意义而言,它差不多成为了新中国的代名词
1999年为回顾建国50年来中国摄影所取得的成就,《中国摄影》杂志举办了一次名为《1949~1999·摄影在我们的记忆中》的调查活动。《东方红》以其对社会、历史的影响,成为业内人士推荐意见最集中的10幅照片之一。
一位人像摄影培训班推荐者在他的评语中写道
一张风光作品因为被填充进政治的内容,而成为“一个伟大时代”到来的象征
这幅照片拍摄于1961年8月。在此之前,袁毅平曾用黑白片试拍过多次,以观察现场气氛变化,选择合适的拍摄点和拍摄时间。从7月下旬起他开始正式拍摄,一直到8月下旬,拍了十多次,期间改变了好几次拍摄方案。袁毅平后来回忆拍摄经过时说
开始几次都是等太阳完全升起甚至等它升到一定的高度时再拍,这样在构图上虽然较好,而且也可使天空、地面及天安门的感光量不至相差太多,但觉得这样不太含蓄。后来就改为等太阳露出一大半时就拍摄,这样就更富有朝气蓬勃、蒸蒸日上之感。
与《东方红》一样,建国后50年代~60年代中期,人像摄影培训班摄影家们把镜头对准了生机勃勃的新中国,以及充满朝气与激情的人民。他们歌颂祖国、歌颂人民、歌颂生活,充分展现出这个伟大时代的活力与气息。产观山的《斗地主》、时盘棋的《烧地契》、侯波的《毛主席和亚非拉朋友在一起》、吕厚民的《欢送志愿军回国》、李仲魁的《在结婚登记处》、陈勃的《雨越大干劲越大》、张其军的《鼓动》等,都是这个时代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记录与图像符号。
人像、风光、花卉、静物摄影同样表现出昂扬向上、意气风发的风貌。如袁毅平的《东方红》、郑景康的《齐白石》、黄翔的《黄山雨后》、张印泉的《静物》、敖恩洪的《油菜花》等等。在这些作品中,人像摄影注重传神,风光、花卉、静物摄影则强调写意。这种审美情趣,奠定了中国艺术摄影的美学标准,并影响至今
在新中国摄影艺术的起步阶段,摄影家队伍中,一部分是来自解放区的随军摄影记者,他们在战争年代长期从事摄影报道工作,很快成为新中国摄影界的骨千力量,另一部分摄影家来自原国统区,以拍摄人像、风光花卉和静物为主。1955年,中华全国文学艺术联合会,邀请这些摄影家的代表举行座谈,经过充分酝酿,于1956年12月成立了中国摄影学会(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前身)
中国摄影学会成立后,开始以组织的形式,联络和指导全国各地的摄影家,开展摄影交流活动和举办摄影展览。之后,《中国摄影》和《大众摄影》杂志先后创办,中国摄影艺术进入了阔步前进的时期。1959年,为纪念国庆十周年,大型画册《中国》编辑出版。这部重达8公斤的画册,共收入了172位摄影家的464幅作品,展现了新中国成立1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,和中国人民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
1958年和1962年,毛泽东主席先后为《中国摄影》、《大众摄影》和中国摄影家协会、人像摄影培训班题写了刊名和会名
1966年,文化大革命爆发。十年浩劫期间,中国摄影艺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厄运,直到粉碎“四人帮”后,才开始复苏,逐渐步入繁荣。
上一篇:北京知名摄影培训学校认知的张印泉 下一篇:时尚摄影培训学校分享一声春雷一四月影会影展
更多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