摄影培训机构分享名作《周恩来》的诞生
乔治·洛蒂拍摄的《周恩来》,曾经震撼了一代中国人的心灵,至今仍让
摄影培训机构的人难以忘怀。画面上,周恩来微侧着身躯,刚毅的面容、微蹙的双眉凝聚着他非凡的意志与魄力。据悉这幅照片印量高达9000万张,在20世纪70~80年代的中国,可谓家喻户晓
1973年1月,意大利外交部长梅迪奇率领政府代表团访华。洛蒂作为《时代》周刊摄影记者随
摄影培训机构团采访。一天,洛蒂获悉周恩来总理要接见意大利代表团,便要求参加。他的要求得到了批准,但条件是不允许在现场进行拍照。
接见的地点在人民大会堂。周总理先接见了法国代表团。等待接见的洛蒂,一直在琢磨着如何能拍下周恩来的照片。不一会,接见厅的大门开了。洛蒂赶紧迎上前去,从法国大使口中,他得知周恩来懂法语,可以用法语和他交谈。
接着,周恩来接见意大利代表团洛蒂在一旁留心观察厅内的光线和环境,揣摩给周总理拍照的位置。接见完毕,周总理与代表团成员一一握手告别。洛蒂最后一个来到周总理面前,用法语提出了拍照的请求
尊敬的总理阁下,我撒了个大谎来时我答应不给您拍照,可是我觉得不能不给您拍照,因为我很难见到您。请允许。
也许是被他的真诚所打动,周总理微微地点了点头,对洛蒂的请求表示了认可。于是,洛蒂立即请周总理坐在一把红色沙发上,利用现场光迅速地拍下了两张照片。洛蒂使用的是徕卡M4相机,90毫米中焦镜头,光圈f/2.8,快门速度1/8秒,ASA200度的柯达彩色负片 (按ASA800度曝光)。
拍完这两个镜头后,洛蒂离开了接见厅。也许是多年从事新闻摄影的敏感,他立刻将相机上刚拍了两张的胶卷卸下来并藏在身上,然后,迅速换上一个新胶卷按了两下快门。果然,洛蒂未经允许拍照的行为,引起了人民大会堂
摄影培训机构有关人员的注意。不一会,一个警卫人员走上前来,很有礼貌然而坚决地要求他将拍摄的胶卷交出来。这时,洛蒂故意装作极不情愿的样子,把相机打开,将新装上的胶卷从相机中抽出、曝光。
此后,洛蒂将那个为周总理拍照的胶卷寸步不离地带在身边,直到12天后回到意大利时,才进入暗房亲手冲洗出来。
洛蒂谈到这幅照片时说
周恩来是个伟大的政治家。同时,他还有一种别于其他政治家的气质和风度,这就是他的绅士风度。我
摄影培训机构这张照片,就突出了他的这种绅士风度。
转载至《视角独到的世界摄影》